您所在的位置: 中共淮安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事业单位改革 实践与探索
淮安市公立医院改革成效显著
时间:2018-05-22  来源: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对2017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予以督查激励的通报》,淮安市被表彰为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成效明显的市,是全省唯一获此殊荣的设区市。

 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能干者多得

 自2015年5月,淮安市被确定为第三批公立医院改革国家联系试点城市以来,淮安市将公立医院改革成效纳入目标考核体系,深化人事薪酬制度改革,在岗位设置、收入分配、职称评定、管理使用等方面实行备案制人员与编内人员同等待遇。将公立医院绩效工资调控线最高提至基准线的190%,有效提升了医务人员积极性。

 建立精细的医院管理制度。健全医管委宏观管理、公立医院法人治理、职工代表大会民主管理等管理机制,三级医院配备总会计师,加强全面预算管理、成本核算和财务信息公开工作。赋予公立医院人事管理、内部分配、运营管理等自主权,试点医院和医疗集团(医联体)成立理事会并发挥决策作用,法人治理结构步入规范化轨道。

 "三医"联动,减轻百姓看病负担

"公平可及、群众受益",是深化医改的出发点和立足点。2017年淮安市城镇职工医保、城乡居民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分别达83%和71%左右。创新推广"总额控制下按病种分值结算"办法,按病种付费病种数达892种,总额控制费用占比达95.23%。

 以医疗为根本。规范医疗服务收费行为,实行事前"标准公示"、事中"一日清单"和事后"价格内审"制度。三级公立医院临床路径病例数占比50.09%,二、三级公立医院优质护理覆盖率达100%。门诊患者平均医药费用同比下降5.4%,住院患者平均医药费用下降1.01%。

 以医药为关键。在全省率先组建市药品(耗材)采购联盟,全面完成医用耗材、检验检测试剂和药品竞价、议价、限价挂网集中采购评审工作,耗材、试剂和药品入围价格比医疗机构原平均采购价下降20%左右。

 医药分开,再挤药价"水分"

 淮安市在所有公立医院推行医药分开,基本建立"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公立医院运行新机制,取消1800种药品加成,降低70多种检验检查费用,取消无陪护理等15个收费项目。

 在不增加群众负担前提下,调整公立医院收入结构,提高2175项医疗服务价格,一般手术费提高30.43%,四级手术费提高52.7%。2017年,公立医院医疗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6.16%;"药占比"较改革前下降了10个百分点;"医疗服务收入占比"同比上升3%,医院收入结构更趋合理。

 差别化医保,让百姓小病在基层就诊

 破解优质医疗资源集中在大医院、服务需求大部分在基层的结构性难题。淮安市实施差别化医保报销政策,一级医疗机构的起付线是二级医院的67%、三级医院的40%,报销比例比二级医院高10%,比三级医院高20%。

 目前,淮安市已经成立12个跨省医联体、市级5大医疗集团和县域13个医联体,覆盖224家医疗机构。医联体内实行同质化管理,形成服务联合体、责任联合体、利益联合体和管理联合体。"三级医院舍得放、基层医院接得住"的格局基本形成。

 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也让百姓的健康管理意识逐年提高。2017年,全市常住人口签约264.71万人,签约率达54.49%,重点人群签约率74.19%,特殊人群签约率98.95%,签约家庭满意度超过90%。

 服务能力增强,百姓满意度提升

 近年来,淮安市坚持从"卫生体系健全、健康保障有力、中西医药并重、防治康养结合、专科能力突出、服务持续改进"6个方面不断丰富"医在淮安"品牌内涵。

 淮安市第一医院在香港艾力彼"中国地级城市医院综合竞争力"百强榜中列第41位,三四级手术量占比达70%;市妇幼保健院综合实力跻身全国地市级30强;市直医院外埠就诊患者比例达45%。市妇幼保健院小儿外科主任李炳的腹腔镜技术获国际同行高度评价,等等。

 人才队伍逐步壮大,为科技强医插上腾飞的翅膀。去年,全市新获得副高以上职称医学人才642名,引培硕士博士273名、总数达到1600余人。3人入选省"双创博士",23人申报省"六大高峰"人才,2人被评为省级优秀中青年临床人才。

   (文章来源:新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