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中共淮安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区县传真 淮阴区
淮阴区委编办围绕“163”工作布局推动机构编制工作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2-05-26  来源: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今年以来,淮阴区委编办紧扣“一条主线”,实施“六大工程”,坚持“三个聚焦”,推动职能配置更加科学合理、体制机制更加完备完善、机构编制配备更加有效高效,为争创“全国百强区、全国百强高新区”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一、紧扣“一条主线”,突出政治属性,提升高质量发展的领导力

  一是强化政治引领高站位。工作中突出政治站位、政治担当和政治标准,坚持党管机构编制原则,通过开展专题党课、主题交流、专家辅导等形式,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精神,持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自觉把讲政治的要求贯穿机构编制工作全过程各方面。

  二是夯实理论根基高标准。以《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学习为统领,严格按照省市委编办主任会议要求,制定年度学习计划和学习制度,层层落实学习制度,开展业务工作交流研讨会,指定专人领学各类文件精神及机构编制理论知识,严格督促全体人员完成阶段性“线上”“线下”必学课程,夯实全体人员的理论根基。

  三是提升履职能力高水平。强化风险预判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细化分解区第十三次党代会确定的重点任务,从保障重大民生工程方面找准切入点,从提升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方面找准发力点,着力破解影响群众利益的深层次矛盾和体制机制难题,推动机构编制工作更好地服务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

    二、实施“六大工程”,强化服务功能,提升高质量发展的保障力

  一是统筹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激发创新发展活力。实施综合执法改革、事业单位优化及园区管理深化3大工程,稳步推进农业农村、应急管理等领域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探索建立“大数据+指挥中心+综合执法队伍”综合执法模式。超前谋划事业单位改革,突出职能优化、布局重构等方面,加强对不同功能定位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分类研究。持续推进高新区“去行政化”改革,出台剥离社会事务管理职能文件,重新编制高新区“三定”,努力构建职责明确、精简高效的扁平化管理体系。

  二是提高机构编制服务水平,着力保障中心大局。实施基层管理提质和重点领域强基2大工程,规范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健全审管衔接工作机制,对住建、交通、卫健等29个部门行政权力事项开展动态调整和实时校核工作。落实改革完善公共卫生和疾控体制、乡村振兴战略等重点任务,建立教育系统“人员统筹、动态调整”机制,用编计划向农村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机构倾斜。从严从紧控制总量,重点保障支持民生领域用编需求,建立指标“核增核减”机制,优化编外人员比例和岗位结,充分发挥编外用工的辅助性保障作用。

  三是全面强化机构编制管理,提升机关履责质效。实施指标管理导向1大工程,优化完善事业单位公益性评估体系和年报内容指标设置,探索公立医院“指标化”法人年报改革,变年报线下填写为线上互联,初步实现“一张表格看年报”,提升规范管理水平。将“三定”运行质态情况等作为机关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点评价内容。强化日常考核,多渠道、多层次、多侧面了解核实工作完成情况,减轻基层考核负担,提升机关履责质效。

    三、坚持“三个聚焦”,打造过硬队伍,提升高质量发展的执行力

  一是聚焦法治建设,持续提升法治化工作能力。强化宣传培训,将《条例》《实施办法》纳入区委党校主体班次教学安排,纳入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提升领导干部机构编制法规制度意识;强化制度落实,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市2个批次的“1+N”法规制度体系,规范机关事业单位用编工作流程,切实加强部门机构编制日常管理。

  二是聚焦信息建设,不断优化大数据管理水平。优化升级机构编制组织人事财政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完善机构编制统计月报管理制度,督促各单位动态更新人事一体化平台信息,完善基础数据。加大跨部门统筹调配力度,对接组织、人社,做好退休人员变动情况汇总、职数审核、职数备案工作,及时更新机构、编制、人员相关数据调整,推动线上线下人事管理深度融合。

  三是聚焦自身建设,着力打造高素质工作队伍。扎实开展自身建设提升年活动,建立务实管用的领学机制,利用周例会集中学习时间,实行“一周一专题、一人一堂课”,开展“人人上讲台”活动,领导班子领头讲,中层干部带头讲,党员干部登台讲,弥补知识弱项、能力短板、经验盲区,打破科室(中心)间的业务壁垒,着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能力过硬的干部队伍。